北京国人技术培训中心

Beijing National Technical Training Center

—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备案培训机构—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 4232号(社会管理类36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表于:2020/09/02

  来源:人事司

郑永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应急管理教育体系的提案》收悉,经商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对于提高全社会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完全赞同。应急管理部会同教育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在应急管理教育体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

一是高水平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20204月,教育部会同应急管理部印发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相关通知,部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所代表性高校先试先行,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优势,聚焦2-3个应急管理领域或方向,重点发力,重点突破,高水平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同时,支持其他单位按程序自主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加强应急管理领域科学研究和专业化人才培养,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是增设应急相关本科专业布点。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规定对于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高校可自主申请设置,由教育部审批;对于其余本科目录内的专业,高校可依法自主设置,实行备案制。教育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应急管理领域相关专业,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除已设置的安全工程、火灾勘查、消防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外,2018年至2019年,支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增设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专业,支持太原理工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等6所高校增设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支持武汉理工大学增设应急管理专业。20202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将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三是优化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布局。2015年,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2015年)》(教职成〔201510号),在林业类中下设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在安全类中下设救援技术专业(含安全应急管理专业方向),在水上运输类中下设水上救捞技术专业,在公安管理类中下设防火管理、森林消防专业,在公安指挥类中下设消防指挥、抢险救援专业,主要对应职业类别为消防和应急救援人员。2019年,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基础上,增设安全技术管理、应急管理与减灾技术等中职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专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除国家控制专业外,目录内专业实行备案制。同时,高校可根据专业培养实际,按程序自行设置专业方向,无须备案或审批。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开设应急管理相关专业点17个。

四是开展应急管理相关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再学习机会,教育部鼓励高校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重点支持高校在国家急需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等相关领域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020年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安全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支持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开展消防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支持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开展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

二、推动提高应急管理相关专业教学质量

一是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其中明确了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公安技术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等,对安全工程、火灾勘查、消防工程、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等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体系建设做了明确要求。要求教指委用《国标》指导全国高校开展专业建设,各地、各相关行业部门根据《国标》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各高校根据《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样化、高质量人才。

二是制定《高等职业学校救援技术专业教学标准》。20197月,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学校救援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将应急预案编制技术、风险防范技术、现代应急管理技术、应急决策技术等列入专业核心课程,将危险源辨识实训、应急装备使用与维护实训、应急预案情景实战演练实训、现场急救实训等列入综合实践课程内容,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全方位细化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将行业企业最新的标准、要求融入教学,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水上救捞技术等第二批专业教学标准正在研制中。

三、加强学校应急管理教育

一是开展相关领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育部组织建设了《灾害应急与救援》《应急法专题研究》《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训练》等百余门与应急管理领域相关的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在“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开放课程平台上线使用,可供高校学生和社会大众在线学习,推动了相关课程建设和知识普及。

二是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和主题活动。教育部牢牢把握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契机,在教育系统动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主题活动。督促各地各校制定并实施符合校情的活动方案,鼓励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开展贴近时代、贴近师生的主题活动,如直播互动、网上展厅、线上安全体验等,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各地各校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专题活动,重点做好消防、地震逃生、极端天气避险等实操培训,通过实况模拟,提高现场参与感,切实在实战中锻炼师生第一时间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组织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安全事故教育展,提升师生风险危机意识和安全素养。

三是抓好重点领域关键时段应急教育。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指南》(教发厅函〔20175号),要求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对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实验室学生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在校内媒体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讲座及消防应急演练。每年岁末年初、寒暑假、国庆节、开学周、台风汛前等关键时间节点,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高校印发通知,要求集中开展具有实效性、针对性的学生安全应急教育。指导各地各校及时发布安全提示和风险预警,通过安全教育课、安全演练等多种途径,强化师生应急防范意识,提高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应急技能。2020年部署开展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推动学校与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科普和宣传教育

一是构建应急管理宣教平台体系。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加快推进部政府网站改版升级和中国应急信息网建设,启动新媒体矩阵建设,开通官方“抖音”号、“今日头条”号等,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合作,策划主办《应急时刻》、《中国骄傲》等专题节目,有效利用各类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报道,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安全避险意识、自救互救技能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是不断加大应急科普宣传力度。应急管理部坚持突发性事故灾害科学传播和常态化应急安全知识普及相结合,围绕防灾减灾、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防汛防台风等,制作推出公益宣传片和系列应急科普产品,不断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公共场所显示屏、地铁广告、车体广告、高速公路电子显示屏和固定广告牌等媒介作用,广泛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避险、安全防护、交通安全、自救互救知识和安全用电、用气、用火常识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推动建设一批灾害事故科普宣传教育和安全体验基地,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乡村服务场所等公共设施,全方位、多角度科普安全常识。如四川组织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省内10余家各级各类科教场馆、体验基地,打造立体式、区域化、情境化应急科普教育基地群。

三是持续深入开展各类宣教主题活动。20205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制定印发《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方案》(安委办〔20203号),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消防宣传月等活动,组织群众性安全隐患排查、防灾减灾群防群治、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推动提升群众安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如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期间,湖南、江西、吉林开展阳台结绳、燃气安全、地震模拟、楼宇缓降逃生、烟雾通道逃生、VR体验等活动,提升自救互救技能;山东济南开展社区燃气泄漏事故应急演练,利用社区应急救援站智慧城市应急云平台,有效提高事故情况上报、设备抢修和人员疏散抢救工作效率;江西开展地震VR体验项目进社区和赣江两岸灯光秀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河南通过网络授课等方式对行政村(社区)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五、推动提高社会应急力量能力

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社会应急力量和能力提升工作。一是制定实施《2020年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推动社会应急力量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训练基地共享共练列为年度工作重要内容。二是推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设置了“应急救援员”,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范应急救援员的职业活动,明确各级从业者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三是联合民政部、共青团中央、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了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搭建了训练比武和切磋技艺的平台,提升了社会应急力量实战水平。四是开展了全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分类分级测评试点工作,建立了社会应急力量能力测评技术体系,探索了全面推广能力测评工作的方法路子。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和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分别顺利通过社会应急力量城市搜救能力2级和3级测评。五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应急明电〔20203号),要求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发挥社会应急力量组织灵活、贴近基层、反应迅速的优势,参与重点目标巡护、风险隐患排查和群众转移、人员搜救、物资运送、道路疏通、志愿服务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国社会应急力量累计参与救援救灾42万次,出动244万人次,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灾情勘查、风险排查、灾情信息报送、灾害事故救援、灾后安置等工作,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辅助作用。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支持有关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力度引导高校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做好应急管理相关领域的专业设置和建设工作,加强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与实施,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高校应急管理教育制度基础,完善与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的应急管理教育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实现应急管理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全面提高学校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应急管理部在配合教育部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将继续大力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积极参与构建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公民应急宣传教育体系;加快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强化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培训,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共训共练,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感谢您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应急管理部

202092

服务电话
183 1070 9806

合作咨询

x